据统计,虽然大多数人安装了几十个甚至几百个APP,但大部分人最常用的APP不会超过7个。
剔除掉不可替代的那三四个APP,说到底,头部APP的竞争,是存量用户的竞争。
谁留住了年轻人,谁就留住了未来。
三、宇宙的尽头是带货
二季报显示,线上营销服务(即广告)、直播和其他服务(含电商)对收入的贡献占比分别为50.7%、39.5%和9.8%。
从营收结构看,公司的核心业务依然是以广告为主的流量生意,但不容小觑的是电商业务茁壮成长,单季营收额已经超过20亿元。
无论是新零售,还是直播电商,还是什么其他形式的电商,电商的本质依然是商业,商业终究要落地到卖货。
宇宙的尽头是带货,快手带货能力如何?
快手GMV(电商交易总额)同比增长31.5%,达到了惊人的1912亿元,远超预期。
公司在财报中披露,电商月活跃付费用户、重复购买率等关键指标,在二季度持续增长。
电商行业巨头林立,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,打造出自己的特色?
快手的定位精准又清晰,打出了616实在购物节。
无论是名字还是内涵,都击中了消费者的痛点。各大电商平台推出的各种购物节日,表面上喊着优惠让利,实际上平台为了数据好看,面向消费者面向品牌商的各种“算计”。
所以实在购物节受到了消费者和品牌商联合欢迎,2022年购物节期间,品牌GMV同比增长高达515%,对于许多品牌来说,通过快手电商收获的新客浓度更高,获得确定性增长的机会更大,这也是他们选择快手作为经营阵地的核心原因之一。仅第二季度,2000多名商家在快手服务商的赋能下实现电商交易总额的跃迁。
和传统电商相比,快手作为短视频平台,一方面可以协助品牌方讲好故事做好宣传,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流量的转化打造更紧密的链接通道。
四、产业升级迎来创新业务拓展机遇:快招工
2022年6月,比亚迪在合肥的基地下线第一辆整车;7月,比亚迪在济南的研发中心签约入驻,预计年底下线第一辆整车... ...
比亚迪只是滚滚洪流中的一朵绚烂的浪花,从光伏到新能源车到芯片到新材料,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产业升级的阶段,而这个阶段对成熟蓝领的需求也愈发强烈。
对于蓝领求职者来说,面临着信息不对称、虚假信息横行、履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;反观企业端,也存在着招聘转化效率低、招聘成本高、规模效应差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时势造英雄,快手成了这个时代的选择。
快手的“快招工”子品牌MAU已经超过2.5亿,是目前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线上蓝领招聘平台。
“快招工”最大的特点是什么?
真实。
众所周知,视频是不可以造假的(著名梗)。
对于求职者来说,快手的直播互动模式,可以让用户更清晰地了解办公环境、工作内容等关键信息,同时建立对主播和企业的信任,这种真实实时的互动式信任求职体验,是传统搜索和信息展示模式满足不了的。
对于企业方来说,快手通过强大的大数据算法支撑起用户的特征识别。
快手成为绝佳的双方信任的桥梁,也由此开辟出一个全新的遥遥领先于同行的业务。
五、初露锋芒的海外业务
国内业务开始盈利的同时,快手的海外业务也迎来了好消息。
根据公司二季报,海外总营收为1.03亿元,环比增长超过一倍。经营亏损由2021年同期的43.68亿元大幅收窄至16.06亿元,减亏幅度达63.2%。
公司主要依托公会,开展海外直播业务,并吸引更多的广告主投入。
这是快手国际化的第一步,未来可期,尤其是在跨境电商方面,公司的潜力非常大。
六、总结
读完快手这份季报,也让最近陷入困惑的星空君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:当前经济形势到底怎么样。
一边是中小企业主各种抱怨,一边是增长数据靓丽闪烁。
在腾讯和阿里的季报数据发布后,星空君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核心数据是缓慢成长的:微信支付宝的交易手续费。
这说明消费市场是在增长的,但为什么和很多人的体验有差别?
快手的高成长季报豁然开朗,随着消费者构成主体转变为90后、00后等Z世代的年轻人,他们的消费习惯已经完全不同于60后、70后、80后的中老年前辈,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快手这种短视频APP上,消费场景也更加彻底的转型为线上。这也和星空君分析过的大量消费行业的上市公司财报内容形成了“共振”,它们把大量的营销资源投入短视频类的自媒体平台,通过“种草”等新形态吸引年轻消费者。
迎接新时代吧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